打造国产大飞机“钛基因” 宝钛股份抢占中国智造制高点
宝鸡市盛泽金属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15-11-5 10:56:26
国产大飞机承载着13亿中国人的飞天梦,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上半年视察国产大飞机项目时曾谆谆叮嘱“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近日中国航天工业再度传来重磅利好,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首飞,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宝钛股份积极配合国家高科技装备战略规划,在抢占工业4.0制高点时动力充沛,从国产大飞机项目中的钛合金机身和钛复合材料发动机,再到深水4500米载人钛金属潜水器顺利交付,凸显了宝钛股份在高端军工航天材料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在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中,新型合金材料尤其是钛合金复合材料的大吨位锻制成型一直以来是制约飞机发展的技术瓶颈,由于钛合金的密度比钢小得多,而强度又和钢很接近,因此它可以大大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重量。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指出,国产大飞机C919的结构轻量化和与之相关的“低油耗”是目前航空制造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油耗多少直接体现了飞机及其发动机服役寿命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优劣。随着宝钛股份技术团队的努力,这些技术瓶颈已经被逐步突破,据宝钛股份一位高管透露,宝钛股份正在进行3D打印技术攻关试验,来实现航空发动机的一次性成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航空材料院士论坛上指出,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实现的。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和推重比的提高,材料和制造技术的贡献率约占50%~60%。
大飞机结构轻量化的刚性需求,使航空应用领域越来越离不开钛,曹春晓举例,美国波音787飞机在2007年的研制过程中曾投入3亿美元研究使用钛合金取代铝合金,以解决超重问题。波音787机体钛合金用量达15%,创下民用客机机体钛合金用量最高纪录。而俄罗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150座级的客机MS-21机体钛合金用量高达25%。我国一些飞机机体结构中的钛合金用量也在不断提高,商用客机ARJ21的钛合金用量为4.8%,和波音777相比略高,波音777为8%,中国C919大飞机钛合金用量达9.3%,其钛金属复合材料主要由宝钛股份研制。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材料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大型客机重量,提升了飞机的经济性,这是未来航空领域新材料应用的方向。结合国内大飞机项目所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钛这种轻型合金应用必然会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其用量将会呈爆发式增长。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飞机三剑客“鲲鹏、AG600、C919”的研发相继成功,大大推进了航空制造的飞跃,也带动了数万亿相关产业的发展。
宝钛股份参与的国产大飞机“三剑客”的研制及生产填补了重大装备“中国智造”的空白,更是一个涉及上百个行业、成千上万供应商的巨大产业链。
盛泽金属